关于孝道的故事
1、不知道是几千年前,有个叫舜的人。他是远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据说当年他爸瞽(音:鼓)叟和他继母弟弟好多次想弄死他。
舜修补谷仓顶的时候,在谷仓下面防火,舜拿着两个斗笠跳下来逃掉了。舜在挖井的时候,他爹和他弟弟往井里填土,舜挖地道又逃掉了。此后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这样的行为感动了天帝。
舜耕种的时候,大象替他耕地。鸟替他锄草。
尧帝听说了他的德行,觉得把自己的两个女鹅--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他。多年后,把帝位传给了他。
舜继位后,仍然对父亲恭恭敬敬并封弟弟为诸侯。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2、春秋时期鲁国,仲由,字子路,性格直率果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初时,子路家中贫穷,自己去采野菜吃,把自己的米送去给父母。
父母死后,他做了官,奉命去楚国,粮食万钟,随从百乘。坐在松软的锦褥上,面对着山珍海味,他经常怀念父母:“即便我还想吃野菜,还想为父母背米,怎么可能呢。”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音:渠)劳。
3、依旧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依旧是孔子的弟子。闵损,字子骞。他的生母早亡,父亲续弦。继母生了两个儿子,经常虐待闵损。冬天的时候,给闵损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弟弟们用的是棉花。
这一天,随父亲出门,牵车的时候因为太冷而打颤,绳子掉在地上。父亲很生气,提鞭就抽,抽破衣服飞出来的却是芦花。父亲回家要休妻,闵损跪在地上求父亲放过继母。
说:“如果母亲留下,那么只有我一个人受冻,如果您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受冻”父亲十分感动,留下了母亲。
而他的继母听说此事,痛改前非,自此待闵损如亲儿子一样。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4、汉朝有个刘姓书生,上京赶考的时候路过华山,准备登山一游。山上有一座神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位美丽善良的神女-华岳三娘。
三娘被王母派遣到此地一直孤独寂寞,这一日有人路过当然喜不自胜。化成一尊塑像。
刘书生进入神庙大殿,看到神女塑像,立即被深深吸引住了,暗想如果能取到这样的妻子改多好。
想到此处百感交集,提笔在墙上作诗一首。三娘见书生清秀俊朗文采斐然,心里也特别喜欢。
虽然也知道这是违反天条的事情,但是她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心中喷涌而出的爱情。
终于化成了凡人,追上刘书生,与其结为夫妻,自是恩爱无比。
后来三娘怀孕,而书生还要去考试,只能暂时分别,书生送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要三娘以此给孩子命名。
后来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这件事,将三娘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而神物宝莲灯也落入二郎神的手中。
后来产下了沉香,托人送到了刘书生手中。
等到沉香十六岁的时候,刘书生将整件事情说给他听。沉香决定上天救母。
在天上,沉香跟二郎神大战,明显落于下风,后来太白金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二郎神太过分,便出手相助。
后来沉香拿到宝莲灯,举起萱花劈山救母,二郎神像三娘母子认错。玉帝也给沉香提供了神职。
“父母在不远游”新解
作者:丁启阵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一生曾经屡次远游。他不但远游,而且长游。其中两次周游列国,前后累计达十四年之久。这样的人,嘴里说出“不远游”的话,格外耐人寻味。
不过,加上“父母在”三个字,孔子便可以“大言不惭”了。因为,父亲叔梁纥于孔子三岁上死去,母亲颜征在于孔子十七岁上去世。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今河南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仪,向苌弘请教音乐,算是他的第一次远游。这一年,孔子已经三十四岁了。次年避难到了齐国,在齐国待了两年。五十五岁那年离开鲁国,到了卫国,一年后回到鲁国。第三年再一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列国周游。可见,孔子远游,都是他父母不在人世之后的事。
据此,我们不妨作如下解读:如果孔子五六十岁的时候,父母还活着,他就可能不会去周游列国,老老实实待在鲁国,或者做官,或者授徒。他之所以几度远游,父母不在人世,是重要条件和原因。仿佛,这是晚年结束周游回到鲁国的孔子,在对一位父母健在的朋友或弟子,不无心酸地说:“要是我的父母多活些年头,我才不会走那么远,那么久呢。”这位友人或弟子,正准备离开父母去远方漫游。孔子说这一番话,是为了规劝其放弃远游的念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求生存,图发展,称霸天下,争相延聘人才。因此,出现了一个高端、巨大的国际人才市场。加上诸侯国之间的穿行往来,十分自由,并没有今天这样严厉的国境管理制度。有志之士,随时可以离开本国,到别的国家去寻求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机会。换言之,远游乃是当时士人的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孔子劝他人谨慎出游,除了孝道的原因之外,可能还有他自己的辛酸经历十余年的列国周游,颠沛流离,一无所获,回到鲁国故乡时,仍是“空空的行囊”。
孔子所说的“不远游”,当然并非绝对的不能远游的意思,而是“不轻易远游”“不动辄远游”的意思。不然,就跟“有朋自远方来”自相矛盾了。告诫他人不要远游,同时却又指望他人自远方来投奔自己,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利己主义。
“游必有方”中“方”字的意思,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游历的方向(线路),有人说是常(固定地方),有人说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有人说是安顿、照应父母的办法。《礼记·玉藻》的“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朱熹称“游必有方”是“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云西”,都是方向、线路的意思;郑玄注谓“方犹常也”,皇侃引《礼记·曲礼》云“为人子之礼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是固定地方的意思;牛泽群认为孔子这是在批评避世隐者隐者遁迹山林、离群索居,是无法尊亲、复礼、施仁的则是把它理解为安身立命的方法;南怀瑾认为方指方法,他说:“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
哪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呢?我倾向于第一种即方向(线路)。“方”是针对“游”而言的,说它是自己安身立命、安顿照应父母的方法,未免太迂回曲折、深文周纳了;“游”字有游历、移动的意思,固定地方,两者搭配,语法上不太讲得通。
为什么父母在世,远游就应该有一定的方向、线路呢?这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方便父母思念自己时知道该朝哪一个方向翘首盼归,减轻忧愁;二是万一有事,也可以托人捎信,及时赶回家。
公元前485年,孔子周游列国待在卫国时,夫人亓官氏去世,孔子未能及时返回鲁国奔丧他是次年才返回鲁国的。或许,孔子说这一番话,也有为此表示遗憾、忏悔的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父母,内心却有追念妻子的心意,这也合乎情理。
当今人世,通讯发达,交通便捷,天涯若比邻;不像古代社会,生离近乎死别,远游即是音信杳然。因此,父母在也不妨远游。但是,天涯游子倘能于心中时常默念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话,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对远方的父母,也是一种慰藉。
孔子孝道的名言和感悟
孔子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且是一个孝子,重孝道,是孔子力崇之,所以后来孝道都以儒家为准则。来看看孔子关于孝道的几句名言: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父母唯其疾之忧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孝道的感悟】:
一、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什么呢?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说,儿女生病了,父母亲是如何担忧,你们就知道什么是父母亲了。
二、今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现在很多人都说给父母亲钱就行了,这叫施舍,你家里养了一条狗也是能养,这不是把父母亲如同狗马一样?这叫不敬,给钱父母亲是好事,望多关心父母亲身体健康,父母亲年老了,也需要关心,问好,天冷了问候,有病了也陪着父母亲。这才是孝。
三、树欲静风不止:就是树长大成才了,但是风继续吹,不停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儿女想养父母亲,但是亲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子欲孝而亲不在,这里有一个典故,孔子路过看到一个人在哭泣,孔子问何哭?答说我在外面工作几年了,回到家父母亲不在人世了,所以树长大以静止了,人长大成人了,父母不在了,告诉世人:不要当父母亲如犬马来养,也不要等你父母不在了后悔,子欲孝而亲在。
四、游必有方,就是儿女出远门,首先要安排好父母亲在家里,包括寒冷,疾病照顾,生活饮食等,这就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