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联理争鸣)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广东、陈平)

zydadmin2023-03-01  122

[联理争鸣]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广东 陈平)

原创 联都 联都网站 2022-09-12 23:55 发表于云南

【作者简介】陈平,广东梅州人,

笔名三白,自号三白山翁。作家、职业画家。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尤喜诗联、通音律。曾受聘中国楹联学会任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现任林风眠画院院长、梅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有专著《陈平国画集》、《陈平诗文集》、《楹联文化小识》、《中国古典诗词名句集韵》、《寻梦牡丹亭·散文随笔集》、《黄遵宪诗词楹联赏析》;主编《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三卷》、《梅州历代名联辑注·两卷》、《客天下楹联集锦》、《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上、下卷》等著作问世。

本文原载2010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大地》(2010年全国散文一等奖并入选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本《智慧不会衰老》,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

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

陈 平

应该说,诗有诗律,词有词谱,曲有曲牌,对联也有联律。但严格来说,这些诗律、词谱、曲牌和联律,并无象古代科举的“帖试诗”一样,是由官方审定、公布的,如《佩文诗韵》一样的“法定”的韵书。依照这样推论,所有的诗律、词谱、曲牌、联律等都不是“法定”的“标准”了。只有象戈载的《词林正韵》一样,是民间大家公认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韵书,作者自觉去执行罢了。

“诗律”是作诗的法则,从近体诗看来,大体上以调谐整首诗中的平仄为主要法则,是历代诗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并加以规范。律诗的格律,到了杜甫手中才“晚节渐于诗律细”。达到完美的地步,得到绝大多数作者的认可,并固定、流行下来的,并非官方公布“法定”的。对联“脱胎”于律诗。那么有无“联律”呢?我看过很多古今联书,从古今著名到当代联家们不断地总结和研究发现,准确地说:法定的还没有。

作诗、填词、谱曲、撰联,与写文章有些不同,都须讲究平仄音韵。例如,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法定”标准。如果没有“标准,怎么评判这些“产品”的好坏?这正是今天大家最急需讨论的问题。现在,有很多诗联爱好者提出:现在统一规范汉语,写古体诗、撰联,是否可以用以中原音韵(即普通话)的新四声,代替以传统近体诗韵的古四声作近体诗和入联?这已经成为诗联学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近年由国家语言委,委托由中华诗词学会主编的一部《中华通韵》公布以后,争议极大。《中华通韵》取消了古四声的“入”声,造成了作诗撰联的混乱,不利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笔者虽为一个“半瓶醋”都不够的音律爱好者,曾与几位资深的语言学的老教授、学者交流,谈及此事,大家一致认为:一个成熟了的几千年的优秀传统音律,就这么轻率地改革掉,是行不通的。

所以笔者认为:为更好地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音韵的统一和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现在作诗、填词、谱曲、撰联,都必须由官方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诗律、词谱、曲牌和联律。这些各种“律”,就是“法律”大家就必须依律执行。但要制订这些“律”,首先还必须先有一个“法定”

的《韵书》。这种韵书,则是制订这些“律”

的依据。就如《切韵》、《广韵》、《佩文诗韵》一样,士子科举作“帖试诗”时,就必须遵守这些“法律”。

为此,国家语言委有责任,尽快编订一部官方“法定”的、切实可行的韵书。但修订韵书不能以个别学会、协会之类非官方的机构为主审定。应以国家语言委出面,邀请全国真正的语言学专家学者,尤其是全国七大方言区声律学者。还要邀请台湾、香港、澳门几个特区的专家们,因为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并不比大陆差。建议还要邀请海外华人聚居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华人聚居地的汉学家们,至少召开几次会议,进行充分讨论,共商大计。拟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修订。然后拟出一个“试行本”,试行一段时间后,再行修订,最后由国家语言委发布,才具权威性。就连古代的韵书都有“钦定”的,如今建国70多年了,连一部“法定”的韵书都没有,谈何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古人作诗填词撰联用韵,是相当认真的。尤其是编写韵书,更为严谨。古诗词讲究押韵,但早期没有韵书。从三国魏音韵学家李登曾编《声类》十卷,到晋代吕静编《韵集》六卷;南北朝,随诗歌创作发展,人们对诗歌音律越重视。针对南齐的“永明体”,时人提出“四声八病”,为格律诗的形成打下深厚基础。当时因规范诗韵之需,韵书编写成为时尚,著名的有周颙《四声切韵》、沈约《四声韵补》等。《隋书·经籍志》载,六朝编撰韵书竟有27种!隋朝音韵学家陆法言、颜之推、薛道衡等根据前人韵书六种,编定《切韵》五卷,为后代韵书基准,影响很大。唐宋诗人用韵及编写韵书,都以《切韵》为蓝本。北宋初陈彭年等奉旨编订《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丁度、刘淑等增订《广韵》而成的《集韵》,也以《切韵》为根据编修。而《广韵》和《集韵》则完整流传至今。《广韵》、《集韵》分206个韵部,都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

13世金人王文郁刊行一部韵书,取名《平水新刊韵略》。公元1252年,平水人刘渊刊行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比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仅在上声“拯”韵并入“迥”韵稍有差别。由于上述两书均与“平水”有关,故称为“平水韵”。平水韵比《集韵》减少了100个韵部,使用起来更方便,以后便代替《集韵》而通行。后来王、刘的两韵书都已失传,但“平水韵”仍保存在清初编的《佩文诗韵》中,该书成为士子科考作试帖诗必备官方韵书。《佩文诗韵》的韵部即“平水韵”的106韵部,分平、上、去、入四声。

古代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文化人乐此不疲地创作,写出了多少千古流芳的名篇。但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对联理论,倒是文革结束,直至改革开放后,对联理论研究才兴旺起来。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当时创办中国楹联学会的马萧萧、常江、顾平旦、白化文、谷向阳、郭华荣、曾保泉等,才开始对中国楹联理论深入探讨,贡献都很大的,每人都有楹联理论专著。后来,全国也有不少楹联家加入这一行列,如龚联寿、余德泉、季世昌等等。香港的文学家粱羽生先生一边在写武侠小说,一边为《大公报》写《联趣》专栏,一边研究对联。余德泉先生还专门研究了古诗的“马蹄韵”,提出“马蹄韵”即是对联的“联律”之说。

前些年,中国楹联学会亦总结了各家的理论,编订了一个《联律通则》,供全国楹联作者使用。但“马蹄韵”和《联律通则》,最后并未得到海内外楹联界的普遍承认,未能普及。所以,我认为,《联律通则》也好,“马蹄韵”也罢,还有其它的什么规则,既然没有官方的“法定的发布”,便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联律》(法律)来执行。也只能如戈载的《词林正韵》一样,作为楹联写作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也就是说:如果有如《佩文诗韵》一样的“法定”韵书,也还须要经过广大的作者一定时间使用,感觉实用,得到大家的承认,才能广泛流传。因为目前还没有一部官方编订、大家必守“法定”的《声律韵书》和诗词楹联格律。写格律诗、撰写对联的平仄声律,都是依据清代康熙四十三年间编辑成书的《佩文诗韵》;填词则依据清朝吴江人戈载的《词林正韵》。在传统国学盛行的今天,尚无“法定”的官方韵书以前,《佩文诗韵》和戈载的《词林正韵》,至今仍为广大古诗、近体诗作者普遍承认的。所以,今人写近体诗、撰联还是依据《佩文诗韵》,并参考当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一百零六韵常用字表”进行创作。

对联这种体裁,已经从诗歌分离出来一千多年,经过古今许多作者的创作研究,并共同遵守某种写法。形成了一种共识并共同遵守,约定俗成。客观上说,“诗律”便成了“联律”。即短联按照“诗律”的作法,取其排偶和谐的法则;长联格律则以词曲和赋的格式,采取平仄交替对立的原则,体现了长联的对称关系进行。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严格对待音律。在“法定”的“联律”还未制订出来之前,大家必须先遵守古今大部分联家“约定俗成”的撰联规则,即是下面的几条。

对联的格律

1、近体诗和骈体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汉文的韵文体裁。汉文的韵文是很讲究声调和谐的。调谐声调的基本方式是划分平仄声,并在对句中用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五言和七言律诗的句式格律,便是写作对联的基本句式格律。句中平仄问题:一句之中,一定要平仄相同,应按照律诗的格式,每两到三个平声(或仄声)字之后,必须换用两到三个仄声(或平声)字。

2、作诗、撰联必须严格采用《佩文诗韵》(平水韵)的古四声为准,更不能古、新四声混用。对联的尾字,一定要平仄分明,上联仄下联平。这条是铁律,不能改变。

3、短联的“格律”,一定要按律诗的“诗律”创作。即除了开头和结尾之外,两到三个字一换平仄。长联的尾字(句脚),可参考马蹄韵。上下联相对的字,一定要尽量达到平仄相对。至于诗律“马蹄韵”,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也“束缚”了楹联的创作和发展。正如已故著名学者白化文先生说的,对于“马蹄韵”,我也只是个初学的初学者。对联作者们如有兴趣,尽可找余德泉先生的《对联谱》和《对联通》研究研究。

4、字数少的短联,(尤其是五言以下的),越要依据诗律,讲究平仄声律。诗律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格律诗的“宽限”,但绝对不可滥用。这一条也就是说:五字联中一三完全不论,就会变成四仄一孤平。那么,所撰之联肯定是不行的。

5、我还认为这一条最重要。即诗联创作,形式必须服从内容,绝不能以形式(即先追求要符合平仄格式)影响立意。这方面,我特别赞成香港著名文学家梁羽生说的,曹雪芹也借《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黛玉之口论诗时说:“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说“立意要紧。若是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不要以词害意”。曹雪芹这里说的是论诗,但对写对联也有用。

一副好的对联,能流传千古。清代、民国以前,文人们撰写对联,不要说读文科的,就连读理科的,搞数学、化学的、自然科学的,基本上都能写得很好。他们创作的诗词对联,是特别讲究“工”的。原因是对联作者大都是从科考“进仕”的官员,或者是未“入仕”的秀才、举人、进士;就连最底层的乡间私塾的先生,都懂得平仄音韵。因为他们从小就在私塾学堂中学习对对子,所以,有了这些语文声律基础,才能写好诗词、对联。民国以前出版的联书,选联都很严格,几乎没有不工的,也都编选得很认真。

【说明】本人对于中国楹联学会制订的《联律通则》原来极力推广。2009年,在孟繁锦任会长时,便一次从刘太品先生处购买了200多本,学会会员人手一册,但在多年使用中感到很不实用。为此,近年来写作短联对联仍使用诗律,更优于《联律通则》,特此说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88868.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