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10副经典对联,品读岳麓书院历史千年

zydadmin2023-03-06  150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美景如画的湘江西岸,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创办以来,便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杨昌济、程潜等等,无不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岳麓书院的匾额对联,感受岳麓书院经典而独特的魅力。

大 门: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大门始建于宋代。现存大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大门的正上方,悬挂着宋真宗“岳麓书院”御匾。

相传清代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之后,门人请山长(院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名曜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答到:“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很多人对这幅对联有误解,认为口气未免太大。但“惟”在这里作发语词,没有意义。意思是说楚国(特指湖南)人才众多,而书院尤为兴盛。

头 门: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头门是进入书院的第一道门,位于中轴线东端,1986年建成。头门上悬有1010周年院庆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的“千年学府”匾,集唐代湘籍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手迹而成。

门侧对联由虞愚撰写。虞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对联道出岳麓书院千百年来在培育人才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湖湘学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巨大影响。

二 门: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大门之后,原为礼殿。明代嘉靖元年扩建文庙时,始建二门。门额正面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考。现匾为1984年复制,集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名山”在这里专指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尾峰——岳麓山。

对联为清末湖南高等学堂学监程颂万所撰。上联语出《尚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圣人君子。” 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

讲 堂: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

对联以及讲堂檐前所悬“实事求是”匾均为近代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宾步程,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

上联出自《论语·卫灵公》,下联出自韩愈《进学解》。意为干事情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善于使用工具;一个人若要学业精通,必须勤奋努力,力戒懒惰。

讲 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这是讲堂最长的一副对联。清代岳麓书院山长旷敏本撰。旷敏本(1699-1782),乾隆十九年(1754)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原联毁于抗战时期,现联为颜家龙补书。

上联:是非由自我审察,毁誉由别人评说,得失听从天命,不可强求。当我们登上麓山峰头,感受着朗月清风,天地万物的道理便可知,荣辱得失就可置于度外。下联:国家的栽培、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回报,老百姓的日子如何过得更好,中华的优秀文化如何传播,登到山顶的赫曦台上,俯瞰衡云湘水,便可找到答案。这种人生态度其实也正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的体现。

北 侧: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讲堂北侧通往湘水校经堂的对联,由清代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左宗棠撰写。因左宗堂曾读书于湘水校经堂,故悬于此处。

九流:句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后作各学术流派之合称。法海,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深广如海。《维摩经·佛国品》:“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对联意指各种学派在岳麓书院融合交汇,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岳麓山秀美无比,耸峙在三湘大地上,历史上的圣贤学者,都到此讲学研习,使岳麓山成为一座文化名山。

文 庙: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副对联不是特意为岳麓书院所写,此联出自清代学者王闿运之手。王闿运,湘潭人,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曾做过曾国藩幕僚。据传,王闿运曾到江浙一带讲学,当地官员为试他的才学高低,故意探问他的学问之流派、渊源,他便随手写出了上面这一对联。

“道”即理学;“濂溪”即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大江”指长江。“湘水”即湘江。对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湖南人及湖湘文化对近世中国所担当的责任。

时务轩: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

时务轩为纪念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筑的纪念性建筑。“时务轩”匾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书。

轩前挂有梁启超撰书的对联。上联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联语出《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全联在于劝诫人们在天下危乱之际,应该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切不可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虚度一生。

屈子祠:

植体洁芳,三代以还存直道;

盟心忠爱,六经而后发奇文。

湖南素有屈贾之乡的美誉,岳麓书院在清代也开始建有祭祀屈原的专祠。屈子祠正门匾额“屈子祠”及对联由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手书。对联意指屈原的修养和情操像兰花、芷草一样清芬高洁,赞颂了屈原矢志不渝的爱国忠心。

爱晚亭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爱晚亭堪称我国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清乾隆五十七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之。原名“红叶亭”,后改为“爱晚亭”。现亭上悬挂匾额为毛泽东主席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所求亲笔手书制成。亭上原挂有罗典山长所撰对联: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现对联为宣统三年岳麓书院学监程颂万改写。

◎本文摘自《对联·民间对联故事》,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2345lzwz.cn/read-89930.html
上一篇下一篇
00

New Post(0)